跳至主要内容

博文

特色视频

听雨有感

少年听雨歌楼上,红烛昏罗帐。壮年听雨客舟中,江阔云低、断雁叫西风。  而今听雨僧庐下,鬓已星星也。悲欢离合总无情,一任阶前、点滴到天明。 2022年4月12日,考完试的我躺在床上,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,敲下这段文字。 第一次看见这首诗,大概是在20年疫情的时候,当时我就被它的沧桑感打动 :「听雨」似乎贯穿了诗人的一生,阶前的点滴雨声,敲醒了他深沉的记忆。当然,我定无法完全领会——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,一切都很新鲜。 但恰恰就是这样的想法,让我养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:**懒得记录**。 我懒得记录生活,因为生活对我来说总是新鲜的。今天玩的很开心,不记录又怎么样呢,反正明天照样可以很开心。 我懒得记录学习,因为学习对我来说是自然的。今天学习的方法很好,不记录又怎么样呢,反正明天我还是这样学习。 我懒得记录思想,因为思想对我来说是冗余的。这个思想很有创造性,不记录又怎么样呢,反正明天我的脑子里又会冒出许多新奇的思想。 可是,当我发现我的生活开始变得单调,我的学习开始变得被动,我的思想开始变得贫瘠,我才渐渐意识到:生命的一切就像流沙一样从我手中溜走了,不留半点痕迹。我急于想要抓住它们,想要让他们留回我的手掌——可这根本是不可能的,破碎的镜子永远不可能重圆,我们对于宇宙的熵增束手无策。 那是刚中考完,我发了疯似的玩儿,也发了疯似的忘却。玩了很多天再回头望向我那刚刚结束的初中岁月,我惊奇地发现:我似乎什么都不记得了。我不记得百天奋斗时我放学后会做什么,我不记得我是怎么学习政治的,我不记得我是怎么和同学们打交道,作出一副「学霸」的样子激励别人一起努力的......不得不承认,那是最美好的时光,也是压力无处不在的时光。医学上有一种心理疾病叫做「分离性遗忘症」,即人在受到心理创伤后会产生自我防御机制,主动忘掉有关创伤的一部分记忆。虽然我不愿意把中考称作「创伤」,但我确实是这样:越害怕,越想忘却。 我是一个很懒的人,对于努力这件事,没有很高的自我约束。或许中考前有吧,但我已经全部忘记了。上高中后,我似乎有意摆脱以前的自己:那个在别人眼中看来总是光彩照人,甚至有点不近人情的所谓「学霸」。我开始排斥这个标签,我变得搞怪,调皮,甚至有点低劣。为了切割过去,又或许是因为忘了,很多优秀的品质也被我甩到一边去。记得一次数学课默写三角函数的公式,我偷偷把x,y换了个位置,公式还是对的,但很容易...

最新博文

對於高一生活的一點反思